
【推荐】国学作文合集八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学作文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国学作文 篇1回眸历史,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洗礼,它承载的文化,就像夜空中的流星,给人们留下了最美好的印象。
在这个高科技发达的21世纪,大快人心的手机和电脑已经使人们淡忘了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和境界美。所以,为了让历史不断线,为了使传统经典中的知识和精神更好的传承,我省举办了《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比赛。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每天都是同样的开头,每天都有意外的收获和惊喜
我是一名初中生,很享受诗词朗诵,享受其中的韵味,享受投入其中的感情。可以说,虽然我不是一位古典美女,但我对经典的古诗文非常喜爱,喜欢它的抑扬顿挫,喜欢它的朗朗上口。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一字一句都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可是,对于现在的大部分中学生来说,古诗词就是一些极难理解而又极适合于写在试卷上的句子。但是,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国学小名士》中的参赛选手用他们稍加思索,便可回答问题的速度真切地告诉我们:古诗词,是需要理解的。
所以,我们要放弃传统的不求甚解的观点了,我们应该试着理解经典,与诗为友。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做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应该融入到古时的意境中,和诗人一 ……此处隐藏3602个字……也。到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我个人认为,这几句话浓缩了《大学·中庸》之精华,要不是这次国学大赛,我还了解不到这中华5000年文化的沉淀。
你若做到了,必定有大成就,但从古至今,能坚持一生的,寥寥无几。可见坚持之难。儒家认为喜怒哀乐未曾发时为中,如果发出来,不偏不倚谓之和。如果大家都到了“中和”的境界,自然与社会就会和谐,天下也就太平了。这些虽不是我说的,但即使知道,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就算你做到了,又有几人能做到,能做到的恐怕也只有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这些话里虽然有些抄的,但我希望你们能从中获得知识,知道国学的博大精深。
国学作文 篇8今天,我从爷爷的剪报中读到一条新闻《苏州初中生拍的实验图片被牛津大学出版社看中啦》。
新闻讲的是立达中学初二(5)班学生沈于蓝去年10月11日下午,在发展性综合实践课程班“生物大发现”的课堂上进行“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的实验时,在用低倍物镜进行观察的同时,她用手机一一拍下照片,并上传在学校网站的社团实践展示板块中。
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的科学部编辑Shirley通过互联网发现了这些图片,认为“这些照片对教育出版非常有用”。随后,她通过校园网站上的校长信箱,电邮费校长,希望批准牛津大学出版社使用这些照片,作为配图录入牛津大学出版物《新高中掌握生物学(第二版)》中。她还告诉费校长,这本生物教材预计将在今年年内出版,使用对象主要是香港的高中学生。
征得沈于蓝和指导老师的同意之后,学校最后决定免费提供照片。在《新高中掌握生物学(第二版)》出版时,立达中学和学生沈于蓝的名字都将会出现在该教科书中啦。
这是沈于蓝和立达中学的光荣,也是中国学生的光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