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涩芬芳,优秀的散文

时间:2023-02-20 15:33:46

苦涩芬芳,优秀的散文

苦涩芬芳,一篇优秀的散文

葛彦

初春的夜,些微薄凉,起身给孩子理被子,蓦地发现,月光中,稚嫩可爱的小脸庞,在睡意中,淡淡地微笑,还伴有“咯咯”的轻音,顿时心里被灼了一下,平日的顽皮、倔强,瞬间融化,一笑而过……

凝望窗外,月光如水,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万物俱空。

曾经一个初夏的傍晚,去杂货店买一些生活调料,昏黄的灯光下,一群女子,围着一位卖花的妇人,空气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浮世芬芳,来自花车上百合,抑或从女子的背影中而来,不得而知。伴着女子的长发,极地的裸色长裙,徐徐的,袅袅的,在初夏的晚风中迷散开去。近旁一位修车的师傅没有在意,他正紧锁着眉头,青筋凸起,与一位青年在讨还价钱,两人都情绪激动了,语调渐渐高过对方,买花的女子们,转过脸来,无语的,嘴角微扬,这瞬间的浮世之美,被我们不经意的路过,就像完全不同的两扇窗,苦涩、芬芳的滋味同时跃上舌尖,一饮而尽。

带着一本书出门,一天,两天,到后来,还是睡前床头可以看几页,偌大的城市,没有心静的地方。春风、夏雨、秋霜、冬阳都是佛的化身吧,看来只有他们慈悲仁厚,懂得怎样眷顾一个人,让一颗心舒服自在,他们就是光阴的手掌在肩上轻拍两下,这便足够了。初春的夜晚是真好,微风,微凉,在灯下看几行小字,立马就陷进去了,忽儿,被孩子的叫声打断,他以”命令”的口吻,要背课文,我的心飘忽不定,只有点头,心还牵在刚才的文字里,绕不开去。世事皆如此,罢了,还是回归到文字的壳里,蜷 ……此处隐藏767个字……皆自静,看春风,绕过来,微笑耳语,劝我们低下头,无言即大美。手边《菜根谭》云:人心有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一如一粒飘忽经年的微尘,终有一天,苍白的双鬓,温柔的皱纹,就是此生最美的修行。

个人简介:

葛彦,安徽芜湖人,出生书香世家,自幼耳濡目染,曾在省市级杂志《散文百家》、《安徽文学》、《时代文学》、《未来》、《作家选刊》、《青年作家》、《岁月》、《作文与考试》、《读书》、《芜湖文艺》;报纸《中国供水节水报》、《江淮晨报》、《芜湖日报》、《大江晚报》;及网络《作家在线》(中国作协主办)、《红袖添香》、《榕树下》、《且听风吟》(登月度热榜)上发表个人文集、《中华网》、《起点中文网》、《中国文苑》、《中国》、《中华》、《美文网》、《》、《湖北写作网》等各种媒体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有作品入选2015年《第二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第二卷)、中国文联出版的散文集和《芜湖作家散文选》、《繁昌文化丛书》(文学卷)等,并被专业文学杂志选为优秀范文和高中写作素材。

祖父葛召棠先生毕业于上海法政大学,曾是审判“南京大屠杀”元凶谷寿夫一案的五大法官之一;安徽繁昌柯冲窑的第一发现人,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古韵芜湖之青白瓷”专题中有详细记载;民国著名书法家,曾与郭沫若、沈尹默、于右任、张大千、齐白石、马公愚、徐悲鸿等诸位先生联袂展出。父亲葛文德先生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安徽芜湖书画院专职书法篆刻家,安徽省篆刻研究会理事,芜湖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安徽著名书法篆刻家,擅书法篆刻,尤精草篆,自成一格,2001年出版《葛召棠文德乔梓书法篆刻集》,安徽省电视台曾多次为其拍摄艺术专访,其作品被国内外诸多藏馆、庙宇和碑林收藏。

《苦涩芬芳,优秀的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