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恶不悛的成语故事

时间:2023-03-13 01:10:59
怙恶不悛的成语故事

怙恶不悛的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隐公六年》。

公元前743年,十四岁的寤生继任郑国国君,史称郑庄公。过了三年,卫国联合宋、陈等国进攻郑国。为了离间卫国的盟国陈国,庄公派使者到陈国去要求和好,并希望结成联盟。

不料,陈桓公瞧不起郑庄公,不愿与郑国结盟。他的弟弟五父劝谏说:“对领国亲近、仁爱和犮善,是立国的根本。您应该考虑到这些,答应郑国的'要求。”

但是,桓公听不进五父的话,反驳说:“宋国和卫国都是大国,它们才是我们陈国难以对付的。郑国有什么作为,能把我们陈国怎么样!”庄公得知桓公拒绝与自己结盟,勃然大怒,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公元前717年,他率领大军攻伐陈国。桓公仓促率军应战,结果大畋。

后来,史学家对上面这段历史发表评论说:“友善不可丢失,罪恶不能滋长,这是针对陈桓公说的,一直做罪恶的事而不改过,最后一定会自食其果。”“怙恶不悛”原作“长恶不悛”,即一贯作恶,不肯改悔。

《怙恶不悛的成语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