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梦想
创新与梦想1 创新与梦想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颗梦的种子,这颗种子需要我们播种、培土、浇水、施肥,只有这样,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所以,有梦想的人,虽然生活会很充实,但也会经历许多困难和挫折,需要足够的勇气,才能朝梦想起飞。
梦想的实现,或许会有一次次的失败,梦想的实现,或许会遇上种种考验。但是,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失败或许是为了搭建走向成功的阶梯,只有通过失败,就会发现自己离成功越近。如果你离梦想只差一步之遥,那么你会觉得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对,那就是:坚持就是胜利。在失败的过程中,必须要知道:成功的可能只有百分之一,失败的可能有百分之九十九,所以,光有梦想还是不行的,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梦想付出实际行动,从而表达出自己对梦想的热爱,但是在付出行动的时候也不能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相信大家都知道袁隆平爷爷吧,多亏了他的杂交水稻种子,才让我们填饱肚子,并不会被饿死或吃不饱等现象,所以袁隆平爷爷用他的聪明才智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小时候,相信大家都有想要探索外太空,当飞行员的梦想等等,但最后朝着这些梦想努力坚持下去的人又有几个呢?所以既然自己热爱自己的梦想,就应该把它变成现实,而不是光说光想,还要用实行行动来表达出你对梦想的热爱,并把它变成现实。
古今中外,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正是由于这些有梦想但并不空想,用自己的双手以及智慧不断创新的人们一步步拼出来的吗?梦想是生活拓展,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是创造的源头,让我们一起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吧!
鱼洞二小四 ……此处隐藏6517个字……们都可以感受到创新之风正在渗入九州大地。第三,“太平之世无所尊,所尊贵者工之创新器而已”这是康南海说过的一句话。然而,在如今的太平世,创新的涵义已经远远超出了科技发明的范畴。我们在管理模式,企业创新等领域取得的成果同样是创新力的体现。因此,中国人并不缺乏创新的能力,也不要说什么教育制度扼杀创造力的空话。倘若“中国梦”是一艘巨轮,我们每个人应以创新作桨,驱动它不断前进。
梦想引航,创新筑梦。人总是处在无限的循环与继承之中,唯有创新,我们才不会停滞于原点徘徊寻找;唯有创新,我们才能真正逐梦未来。所以,一方面,我们自身要将这支桨运用得熟练自如,也就是培养创新精神,做到“知行合一”。居里夫人,袁隆平的故事早已被我们嚼的烂熟,但我们也只是将残渣啐出,却并不吸收养分。我们不乏能力,只是缺少一种精神。其实,任何一簇创新的火花都有可能点亮一个春天,只要你足够勇敢,足够自信。另一方面,舟行泽上,必要有一汪沧海承载我们长风破浪,也就是政府或社会的创新机制建设与平台搭建。上世纪80年代浙江人创造的“德清模式”,至今仍然闪耀着光芒。它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有效助推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不愧为创新机制建设的先驱。上海市将“创新、锐气、多元、时尚”作为上海青年文化的发展目标,并且推出创意论坛,创意周等活动,提升青少年的文化创造力。建设和完善创新体制,为创新力的发掘与施展提供平台,这是政府的责任与目标。也许在创新的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北岛的《太阳城札记》中写青春是“红波浪,浸透孤独的桨”。我们便是踏着这青春的波涛,以梦想为盘,创新作桨,孤独而无畏地航行。有一天,我们终将携着创新与梦想的双翼,走向凛冽的天宇,走向发展的恒途。